2023年4月27日,由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主办的金沙论坛系列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育部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刘剑峰教授做题为《Activation mechanism of GPCR dimer》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波教授主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吸引了来自科研院所及相关生物医药企业的二百余名科研人员参会。
会上刘剑峰教授首先介绍了G蛋白偶联受体(GPCRs)的分类及其在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重要的药物靶点。随后刘教授指出GPCR研究的热点问题:GPCR的下游信号主要由G蛋白和β-arrestin介导,两种信号之间的平衡可以受到偏向性配体信号的调控,GPCR偏向性信号产生的内在机制可能与GPCR二聚化和多聚化相关。
随后,刘剑峰教授结合自身课题组研究实例阐述了代谢型γ-氨基丁酸受体(GABAB)、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以二聚化形式发挥功能的一类C型GPCR偶联G蛋白的分子机制,加深了与会者对C型受体信号转导机制的理解。最后刘剑峰教授详细讲述了近年来在GPCR二聚体中信号整合方面取得的重要创新:创建了自动化高通量纳米抗体筛选平台,并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的天然膜蛋白复合体表达与活性检测新方法,解决了长久以来检测人和动物组织中内源表达的膜蛋白复合物表达分布以及活性的难题。
讲座提问环节现场气氛热烈,C型GPCR偶联G蛋白的分子机制与跨膜区小分子药物的设计以及纳米抗体筛选引起了与会师生的广泛兴趣,刘教授与参会者积极交流探讨,并对相关问题做出了详细解答。
本次讲座加强了参会者对G蛋白偶联受体结构与功能的认识,拓展了学术视野,也推动了学科交流和合作。研究院将坚持以新药创制为导向,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将研发与临床需求深度结合,积极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以解决临床难题、提高药物研发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助力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