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综合新闻
第二届浙江省药理毒理科学前沿论坛药理毒理分论坛一专场报道
2021.12.20

  2021年12月19日下午,药理毒理研究分论坛一顺利召开,线上线下2000余人次参与了本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药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开展学术交流,特别是围绕重大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作用靶点和药物研发等前沿问题进行了热切的讨论。本次药理毒理科学前沿论坛暨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年会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赞助。


大会主席致辞


  此次会议由浙江省药理学会理事长、浙江省药学会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波教授作开场致辞。杨波教授首先对出席此次会议的专家和线上参会的同仁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指出此次会议将聚焦药理领域前沿问题,特别是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研发开展交流探讨,希望可以为药理学科的发展注入创新动力。最后杨波教授祝愿全体参会人员能通过本次学术交流,互相启迪科研思路,拓宽研究视野,共同促进浙江省药理学科的发展,为人民健康事业不断赋能。


1640242825163815.jpg


第一环节·专家报告


主持人

1640242840802711.jpg


讲者: 张彦民 教授

1640242858985348.jpg

  西安交通大学张彦民教授主要从事药物作用过程分析、复杂体系药效物质筛选分析等研究。本次报告中,张彦民教授从“肿瘤治疗中如何寻找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如何针对靶点寻找具有潜在成药性的分子”这两个科学问题出发,介绍了基于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抗肿瘤先导物研究。张教授介绍了靶向RTKs药效物质的高通量筛选技术,及其在中药先导化合物发现中的应用,并对小分子和大分子药物的多靶点筛选分析及药物活性评价的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先导化合物的靶向筛选和活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讲者: 刘文 教授


1640242899398805.jpg


  厦门大学药学院刘文教授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相关研究。本次报告中,刘文教授介绍了其鉴定首个介导组蛋白H4K20去甲基化酶PHF8的前期研究基础,并进一步针对PHF8如何抑制基因转录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作用和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刘文教授团队发现在肺腺癌和肠腺癌中,PHF8可通过介导下游基因YY1 258me2/3的去甲基化,进而引起线粒体电子传递链(ETC)基因群的转录抑制,诱导线粒体ROS产生,促进肿瘤的恶性演进。在此基础上,刘文教授团队设计发明了可特异靶向PHF8的小分子抑制剂,并在体内动物模型中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了去甲基化酶PHF8抑制基因转录并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全新生物学功能,并且提出了基于靶向PHFB的去甲基化功能治疗肿瘤的全新干预策略,为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发现和干预手段。


讲者: 解明崎 研究员

1640242931525118.jpg


  西湖大学解明岐研究员主要从事合成生物学和细胞治疗的相关研究。在本次报告中,解教授围绕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基因调控进行了详细入微的讲解。首先,解教授介绍了闭环式的调控系统,以能够实时感应血糖浓度释放胰岛素的人工类b细胞为例,将其移植到体内后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检测和调整治疗措施,可以说是未来的一种基于细胞的新药物。接着,解教授还介绍了开环式的调控系统,与感应身体内生理条件自我调控的闭环系统不同,开环系统可以收到外界的人为信号,实现远程调控细胞的策略。此外,解教授对细胞药物递送系统的优势与瓶颈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未来的细胞治疗进行展望,提出细胞治疗最终可能归于基因治疗,直接对人体细胞进行基因编辑达到治疗目的,为细胞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前瞻性的观点。


讲者: 李珂 研究员

1640242957509167.jpg


  北京协和医学院李珂研究员主要从事异常蛋白质降解系统的靶向以清除肿瘤起始细胞的研究。在本次报告中,李珂教授团队从鸟苷酸交换因子FDG5通过抑制E3泛素连接酶ITCH来维持EGFR的稳定性出发,发现FDG5差异调控乳腺上皮细胞及乳腺干细胞样性状的作用及机制,进一步筛选发现靶向FDG5与EGFR相互作用的多肽,明确其可降低EGFR表达并抑制三阴性乳腺癌恶性演进的治疗作用,为EGFR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病人临床治疗效果不好的现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围绕FGD5的进一步研究中,李珂教授团队揭示了乳腺癌细胞干性维持的关键性机制,即乳腺癌干细胞中FGD5的高表达可抑制转录抑制因子ATF3的活性,促进趋化因子CXCL14转录表达及分泌,从而激活乳腺上皮细胞中的HIF1a信号,乳腺上皮细胞进一步分泌Hedgehog信号分子促进乳腺癌干细胞的活性和干性维持,从靶向乳腺癌干细胞角度为改善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困境提供全新的干预策略。


讲者: 张翔南 教授

1640242987660559.jpg


  浙江大学张翔南教授主要从事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自噬的发生机制及药物靶点发现的研究。本次报告中,张翔南教授介绍了脑缺血复灌损伤过程中TIGAR通过非戊糖发挥抗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在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TIGAR是介导2,6-磷酸果糖去磷酸化形成6-磷酸果糖的关键酶,促进葡糖糖经由磷酸戊糖途径产生NAPDH,在神经细胞抗氧化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张翔南教授团队发现神经细胞在长时间缺血再灌注后,磷酸戊糖代谢途径受到显著抑制,但是TIGAR仍能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TIGAR通过诱导自噬,激活Nrf2蛋白介导的抗氧化防御系统,进而在长时间缺血过程中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该研究工作揭示了TIGAR以非磷酸戊糖途径在脑缺血损伤中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和全新机制,为脑缺血再灌注的抗氧化损伤的认知提供了重要的见解和发现。


讲者: 应美丹 教授

1640243011579943.jpg


  浙江大学应美丹教授主要从事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分子机制及创新靶点研究。本次报告中,应美丹教授围绕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中致癌融合蛋白PML/RARa驱动APL发生的机制进行了深刻有趣的讲解。应美丹教授团队研究揭示了PML/RARa存在Neddylation修饰,该修饰可通过抑制PML核体的形成,破坏PML核体的肿瘤抑制功能的作用,抑制Neddylation修饰可通过促进功能性核体的重新形成进而抑制肿瘤发生。该研究不仅首次揭示PML/RARα融合蛋白驱动APL的全新致病机理,而且提出通过靶向PML/RARa蛋白的Neddylation修饰以重建核体正常功能的APL新型治疗策略,为APL疾病发生机制及新型靶点发现提供了深刻的见解和重要理论基础。


第二环节·优秀论文报告


主持人


1640243026972543.jpg


青年学者报告



1640243116842114.jpg


  通过专家审阅,9位青年学者的论文入选优秀论文,并做分会场报告。包括浙江大学张文欣报告了《SGLT2抑制剂促进PD-L1降解发挥抗肿瘤作用》;浙江理工大学马俊杰报告了《NK-1R拮抗剂通过内质网应激PERK-eIF2-ATF4信号轴介导结直肠癌细胞化疗增敏与逆转化疗耐药》;浙江中医药大学蒋东晓报告了《甘草查尔酮A抑制TrxR1活性介导ROS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浙江工业大学董英杰报告了《Modulating effects of a functional food containing Dendrobium officinale on immune response and gut microbiota in mice treated with cyclophosphamide》;浙江大学陈颖倩报告了《Blockade of deubiquitinase YOD1 degrades oncogenic PML/RARa and eradicates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cells》;浙江中医药大学刘家颖报告了《胆碱能神经元上的组胺H1R在情景记忆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浙大城市学院李智娣报告了《DYRK1A影响Mcl-1表达增强NSCLC细胞对Bcl-2抑制剂的敏感性》;温州医科大学胡健报告了《成纤维生长因子21在抑郁症中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浙江大学龚祎位报告了《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Prediction of Pharmacoresistance: towards iEEG realizing precision medicine in refractory temporal lobe epilepsy》。经过专家评比,陈颖倩获得优秀论文报告一等奖,龚祎位和马俊杰获得优秀论文报告二等奖,张文欣、蒋东晓、董英杰、刘家颖、李智娣和胡健获得优秀论文报告三等奖。


最后,大会主席杨波教授对此次分会场会议进行总结,宣布此次会议胜利闭幕。

1640243190201035.jpg





返回